在药食同源产品蓬勃发展的当下,蜜丸以其传统工艺与现代健康的融合,成为OEM贴牌代工领域的热门选择。然而,看似简单的蜜丸生产,其工艺细节不仅会影响成本,还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品质稳定性与市场竞争力。
原料选择与处理:奠定高质基础,把控成本核心
药食同源蜜丸的原料多以中药材与可食用食材融合而成,其价格定位往往与原料品质密切相关。代加工时需严格遵循以下原则:
1. 原料甄选:优先选择道地药食同源原料,确保无霉变、无杂质。例如,枸杞需颗粒饱满、无硫熏,红枣应色泽自然、糖分达标。高成本原料虽增加投入,但可支撑较高端的市场定位。
2. 灭菌与预处理:采用低温灭菌或臭氧灭菌技术,避免高温破坏活性成分。粉碎环节需使用超微粉碎设备,确保细度达200目以上,提升蜜丸溶散效率与吸收率。
3. 蜂蜜把控:蜜丸基质蜂蜜需选用波美度高、酶值合格的成熟蜜,避免掺假或劣质蜜影响口感与稳定性。
生产流程精细化:工艺细节决定产品溢价空间
OEM贴牌代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工艺标准化与灵活性平衡。关键环节注意事项包括:
1. 配方保密与适配:签订保密协议,限定配方接触权限。针对客户定制需求,进行小批量试制,优化黏合剂比例(如蜂蜜与药粉的配比),确保成型硬度与口感兼顾。
2. 制丸工艺:采用自动化制丸机控制丸重差异≤±5%,避免“大小丸”影响品牌形象。烘干环节需分段控温(先低温除湿再中温定型),防止蜜丸表面龟裂或内部水分残留。
3. 包衣与防护:选用可食用植物多糖包衣,隔绝空气与湿度,延长货架期。包衣厚度需通过实验确定,兼顾防霉变与成本平衡。
质量管控与合规:规避风险,保障品牌溢价合理性
高价药食同源蜜丸必须经得起市场与监管的双重检验:
1. 全流程检测:原料入库执行重金属、农残检测;半成品检测水分含量(≤15%)、微生物指标;成品进行溶散时限(≤1小时)、重量差异等项测试。
2. GMP规范执行:车间空气净化达10万级标准,人员操作遵循更衣、消毒流程,设备定期验证清洁效果,避免交叉污染。
3. 标签与合规:OEM贴牌产品需标注委托方与被委托方信息(符合食字号要求),避免夸大宣传,严守广告法红线。
包装与储存:延长产品生命周期,支撑高价值定位
高价蜜丸的包装需兼顾美观与防护:
1. 材料选择:采用PET塑料瓶+复合铝箔组合,或定制食品级蜡壳,隔绝氧气与光照。标签设计需突出“药食同源”属性,强化品质感。
2. 储存指导:出厂附《储存指南》,明确“阴凉干燥处保存,避免高温软化”,建议储存温度≤25℃,有效期标注需保守(实际稳定性测试达18个月可标12个月)。
药食同源蜜丸代加工的高价定位,本质是品质、工艺与服务的综合溢价。通过严选原料、精细化生产、合规管控及深度定制化服务,品牌方可与大健康食品OEM贴牌代工厂共同打造兼具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科技含量的优质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