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代加工常见“坑”及规避方法
1、资质不全,合规性存疑
问题:代工厂没有SC资质,或者不具备特膳食品生产资质,再向品牌方介绍时,隐瞒这一点,导致产品生产出来后,无法销售。
规避方法:要求代工厂提供《食品生产许可证》、特膳食品注册/备案凭证,并进行核查(有无过期、有无超限)。
2、配方与研发能力不足
问题:工厂提供的配方要么是市面上已有的配方,知识产权存疑;要么是完全没有科学根据的配方,主打乱配一通,根本无法满足运动人群需要。
规避方法:要求代工厂提供研发团队背景、配方科学性验证报告,另外再看一下代工厂有没有相应的知识产权注册。

3、原料以次充好,质量不稳定
问题:通过低价采购劣质原料而造成产品效果近乎于无,产品安全性通不过检测等。
规避方法:要求工厂提供原料溯源相关,明确原料来源(如进口/国产认证)、要求样品检测报告(重金属、微生物等)。
4、代工成本虚高或隐性收费
问题:以超低价格吸引品牌方关注后,通过各种隐性收费提高整体费用(如不合理的包装费、原料采购费、检测费等)。
规避方法:签订合同时,要明确费用明细(原料费、加工费、检测费等)。
5、生产管理不规范,品控不严
问题:产品原料没问题、检测也没问题,但生产出来的成品各种检测不合格,这种往往就是工厂管理不规范,卫生不达标等情况造成的。
规避方法:实地考察工厂,考察工厂的管理与卫生情况,查看GMP车间、ISO认证,要求每批次质检报告。

6、贴牌服务不完善
问题:在包装设计、标签合规上完全给不了一点建议,或者纯粹的胡乱排版,导致产品上市后被投诉。
规避方法:确认工厂是否提供一站式服务(设计、合规文案审核、备案代办)。
以上就是“如何避免运动营养特膳食品代加工踩坑”的相关介绍,需要我们从资质、研发、生产、品控等六点进行严格细致的考察,选择专业的运动营养特膳食品代加工,可助力品牌方快速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