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今天,大健康食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。然而,食品安全与合规性始终是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关注的核心问题。作为大健康食品代工厂,如何确保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合规,不仅关乎企业信誉,更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健康。因此,严格的资质审核、原材料把控、生产加工规范成为代工厂保障合规性的关键环节。
一、资质合规
大健康食品代工厂首先需确保自身及合作方具备合法资质。工厂应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(SC认证),并通过ISO 22000、HACCP等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。
同时,需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,要求其提供营业执照、原料检测报告等资质文件。针对特殊功能类产品(如保健食品),还需取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“蓝帽子”注册或备案资质,确保产品宣称的功能和成分符合法规要求。
二、原材料合规
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与功效。代工厂需建立完善的原料验收标准,对每批次原料进行农残、重金属、微生物等关键指标检测,并留存检验记录。
对于中草药、新资源食品等特殊原料,需核查其是否列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《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》或《新食品原料目录》,避免使用违禁成分。原料供应商应定期接受审计,确保其生产环境与流程符合GMP(良好生产规范)要求。
三、生产加工合规
生产环节的合规性依赖于标准化流程与全程监控。代工厂需严格执行GMP标准,确保车间环境、设备清洁度及人员操作规范。关键控制点(如灭菌温度、添加剂用量)需实时记录并复核,防止交叉污染或工艺偏差。
成品出厂前需进行全项检验,包括理化指标、功效成分含量及安全性测试。同时,产品标签需符合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,如实标注配料、营养成分及适用人群,杜绝虚假宣传。
大健康食品的合规性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代工厂在资质、原料、生产全链条中建立严苛的标准与监督机制。只有通过规范化管理、透明化溯源和持续改进,才能为市场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,赢得消费者信任,并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足长远。未来,随着法规的不断完善,代工厂更应主动拥抱监管升级,将合规意识融入企业基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