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药食同源”理念深刻影响着我国健康食品产业的发展。为规范原料使用并推动产品创新,国家分批次发布了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》(俗称“药食同源目录”)。截至目前,该目录正式收录物质已达106种,为行业提供了丰富且合规的开发资源。
目录发展三阶段:从规范制定到持续扩容
首批奠基(2002年):原卫生部发布《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》(卫法监发〔2002〕51号),一举纳入87种基础原料,如山药、枸杞、薏苡仁和菊花等,为行业奠定了原料应用的法律与科学基础。
两次扩充(2020年与2023年):
2020年新增6种物质,包括当归、山柰、西红花等。
2023年再次加入9种重要物质,如党参、黄芪、灵芝、天麻等。
这两次扩容积极响应了市场需求,引入了多种高价值功能性原料,为产品高端化、差异化开发提供了全新选择。
最新完整药食同源物质名单(106种)
对从业者而言,理解每种物质的标准使用部位至关重要,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合规性、安全性及功效声称。
果实/种子类:
八角茴香(成熟果实)、山楂(成熟果实)、沙棘(成熟果实)、枸杞子(成熟果实)、栀子(成熟果实)、紫苏籽(成熟果实)、白扁豆(成熟种子)、决明子(成熟种子)、桃仁(成熟种子)、黑芝麻(成熟种子)等。
根茎类:
甘草(根和根茎)、山药(根茎)、生姜/干姜(根茎)、黄精(根茎)、葛根(根)、当归(根)、黄芪(根)、天麻(块茎)等。
花叶全草类:
丁香(花蕾)、菊花(头状花序)、金银花(花蕾或带初开的花)、桑叶(叶)、荷叶(叶)、薄荷(地上部分)、蒲公英(全草)、鱼腥草(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)等。
其他特定部位及加工品类:
茯苓(菌核)、阿胶(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)、鸡内金(沙囊内壁)、牡蛎(贝壳)、蜂蜜(蜂所酿的蜜)等。
(此为部分列举,完整名单可参考国家卫健委相关公告)
给从业者的核心建议
合规为先:严格遵循目录中规定的原料部位和工艺(如“干燥根茎”、“成熟种子”),这是产品合法上市的前提。
深化研发:深入挖掘已列入目录物质的科学内涵,开展临床循证研究,为产品功效提供坚实支撑,打造核心竞争力。
关注动态:建立政策追踪机制,密切关注卫健委等部门发布的征求意见和公告,提前锁定未来可用的新原料机会。
药食同源目录的动态发展,为健康食品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创新空间和商业机遇。选择药食同源食品代加工厂家之前,要先了解药食同源的相关目录,审核自己的配方是否符合规范,也可以将配方交给代工厂进行审核,只有合规的药食同源食品,才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。